张云权副教授在环境科学Top期刊ES&T发表原创成果

发布时间:2021-04-19 发布者:公共卫生学院 浏览次数:

近日,环境科学领域旗舰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9年影响因子为7.864,一区Top),录用发表了我校医学院张云权副教授的独著论文“All-cause mortality risk and attributable deaths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exposure to ambient PM2.5 in Chinese adults”(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0c08527)。张云权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和通讯作者,第一单位是武汉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该研究论文依托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CFPS),从中国大陆25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共计纳入30946名16—110岁成人建立全国性人群队列,队列从2010年随访至2018年(CFPS-2010至CFPS-2018)。调查研究以全因死亡为评价结局,根据受访者基线居住地匹配大气细颗粒物PM2.5时空暴露,采用时依Cox比例风险模型(Time-varying 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定量评价PM2.5长期暴露与居民全因死亡之间的流行病学关联。

研究发现,大气细颗粒物长期暴露对全因死亡的影响呈现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dose-response relation)。PM2.5年均暴露浓度每增加10 μg/m3,中国成人全因死亡风险增加5.5% (95% CI: 2.2–8.8%)。成年男性和老人因PM2.5暴露所致的死亡风险更为显著。

基于评估得到的暴露反应关系,同时结合人口和死亡率数据,该研究定量估算了国人因大气细颗粒物暴露所致归因死亡负担在区县水平的时空变化趋势。2015年中国归因于大气PM2.5的全因死亡人数为268万,这一估值相较于2010年下降了3.7万。由于2010—2015年间人口仍呈增长趋势,归因死亡人数的下降主要得益于清洁空气行动带来的空气质量改善(全国细颗粒物浓度由2010年的46.8 ug/m3下降为2015年的40.1 ug/m3)。

该大型人群队列研究进一步证实,大气颗粒物长期暴露会缩减中国人群尤其是男性的预期寿命。同时,研究分析得到的具有全国代表性、覆盖浓度范围广的暴露反应关系,对PM2.5暴露在中国和全球的疾病负担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会有效促进针对中国空气清洁政策在公共卫生层面的成本效益研究。

据悉,张云权副教授团队2021年以来已相继在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ity (IF=10.228)、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IF=6.551)、Atmospheric Environment (IF=4.039)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IF=7.864)等国际知名SCI期刊发表5篇研究论文,研究主题均为环境颗粒物暴露相关的人群健康影响评价。

上一条:武汉科技大学和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共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基地 下一条:张玲教授团队在过敏免疫领域Top期刊JACI发表创新性研究成果

关闭